ENGLISH   |    华师主页
中心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正文
新闻中心

拥抱人工智能 推动教育变革——“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中德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新闻类型:   发布时间:2019-03-25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教育形态、理论、方法和实践的颠覆性转变,响应中德两国有关战略部署,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发展,3月25日上午,来自中德“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领域的19位知名专家齐聚桂子山,参加由中德科学中心、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德国科学基金主办并资助,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联合承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中德视角”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的前沿问题。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jpg

会议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召开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赵凌云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伴随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将激发新一轮教育技术革命、教育方式革命、教育思想革命、教育政策革命,开展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将对未来教育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谁把握人工智能,谁就会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引领者。”他还介绍了华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强调华师将肩负发展教育、创新教育、引领教育的责任,努力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科学高峰,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全过程中的应用,努力成为未来教育的引领者。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jpg

赵凌云校长致欢迎词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发起者和召集人,柏林洪堡大学Niels Pinkwart教授、我校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三女牙教授分别致辞并作了题为《Learning Analytics -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Practical Matters(学习分析-研究动向与实践探索)》、《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教育化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

刘三女牙教授以《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为题,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背景、趋势和挑战。他认为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教育创新的拐点已经到来,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脑科学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了解学习过程认清学习认知规律,如何量化学习过程以把握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何向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与学服务,如何搭建人-技结合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同时要开展大量多样的应用创新实践,以更好地去完善相关技术,服务教育改革和创新,支撑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还要面临新一代人-技环境下的教育伦理问题、教育本身的不确定性等诸多挑战。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4.jpg

刘三女牙做报告

Pinkwart教授在发言中重点就学习分析技术在课堂和网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应利用数据科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及时预测和干预学习者的课程表现,以构建更加稳健的学习分析模型和智能导师系统。他强调应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学生使用的公平性以及学生数据获取中的隐私性,杜绝学习数据的滥用和非法传输,他提出应建立学生个人数据空间,将数据的使用权归还学习者自身,以建立学习者深度参与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分析生态系统,而不是构建一个简单粗暴的智能监控器。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3.jpg

Niels Pinkwart教授做报告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90325 中德人工智能双边研讨会 蒋诗意 (6).jpg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90325 中德人工智能双边研讨会 蒋诗意 (5).jpg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90325 中德人工智能双边研讨会 蒋诗意 (7).jpg

现场问答交流

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中德双方专家将立足于中德两国在智能教育环境、教育数据标准规范、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技术与教育融合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共同发展诉求,围绕“教育数据采集、分析与建模”、“交互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教育技术”、“助力于下一代学习环境成功创设的因素”三个专题进行深度探讨。

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图片/华大摄影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