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术专业(0871J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生是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教育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中各类问题的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马列主义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方向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能够在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应用活动和研究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使用该外语进行专业文献阅读、论文初步撰写及国际学术交流。
4、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研发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与标准
该方向在对国内外的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保障体系等,以构建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服务平台和战略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一个决策咨询的环境和信息平台。同时,从学习资源、学习者和学习技术等角度出发,该方向还研究制定可供我国教育领域各层次、各种对象使用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以实现学习资源的互交换、学习系统的互操作,支持资源的共享。
2、智能学习技术与知识服务
该方向主要从事智能教育软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智能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自动推理技术、动态几何技术、自动出题与解答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交互式软件设计技术,以及与具体学科深度融合的智能辅助学习系统研发,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
3、数字化学习资源
该方向致力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习资源融合与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艺术与创意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创作中的应用,动画、游戏、虚拟现实和交互式仿真学习资源的创作技术,基于学科工具的学习资源制作技术,学习资源跨平台迁移技术,实现不同学习资源共享的可重用构件技术等。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总学分36-38学分(16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34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课程学习2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5类: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一级学科必修课程;3、二级学科必修课程;4、选修课程;5、实践环节。
课程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如下:
1、总学分为36-38学分;
2、公共必修课程为6学分,其中研究生英语系列课程3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3、一级学科必修课程8学分,为本专业必修课;二级学科必修课程5门,10学分,为本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每名硕士生选修5门课程,10学分;
4、实践环节为4学分。
具体课程信息见《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2学分。
教学实践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生,一般安排在第2学年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硕士研究生要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
根据学校要求并结合本学科实际,对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要求规定如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都要有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
六、科学研究
硕士研究生培养应突出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寓教于研,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培养全过程。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且须以华中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期刊源刊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
七、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前两周参加由培养单位组织的中期考核,考核主要从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成绩和所修的总学分、科研实践能力、科研成果等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导师根据研究生个人总结,结合平时对研究生的了解、课程考试成绩以及筛选分流条件,对该生的筛选分流提出具体意见,送所在学科组。学科组、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和研究生工作秘书组成考核小组,对每位研究生进行考核。考核小组对每位研究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评定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凡中期考核合格及以上成绩者,进行开题报告并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有重要学术或应用价值的课题开展研究,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论文选题: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经过认真调研并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应于第4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详细阐述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研究内容和方案、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定。
论文撰写:论文开题结束后,研究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定期向导师组做出阶段报告,以取得指导和帮助。第5学期末,导师组对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题研究进展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论文答辩前1个月,导师组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评估验收,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参与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与答辩:论文完成并交导师严格审阅后,由导师确定是否可以按时参加答辩。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九、培养方式
1、硕士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培养硕士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硕士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要体现开阔硕士生的学术视野。硕士生入学两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课程学习计划,并由硕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中心备案。
4、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授课,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5、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鼓励硕士研究生与国际、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互访。
十、必读文献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具体内容见《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规定和要求
1、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2、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定期检查硕士研究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平时成绩。
3、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价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表1 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 必修 课程 |
000000000011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
0000000000112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2 |
|
00000000001135 |
第一外国语(英语) |
72 |
3 |
1 |
|
一级 学科 必修 课程 |
72000871J31101 |
矩阵分析与统计理论 |
48 |
3 |
1 |
必修不少于3门(“矩阵分析与统计理论”全体硕士生必修) |
6701201001134 |
研究方法论 |
32 |
2 |
1 |
72000871J31103 |
算法设计与应用 |
48 |
3 |
1 |
72000871J31104 |
计算理论基础 |
48 |
3 |
1 |
72000871J31105 |
高等计算机体系结构 |
48 |
3 |
1 |
二级 学科 必修 课程 |
6701201001159 |
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与技术 |
32 |
2 |
2 |
|
72000871J3110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析 |
32 |
2 |
1 |
72000871J31108 |
表示学习与智能计算 |
32 |
2 |
2 |
72000871J31109 |
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
32 |
2 |
2 |
72000871J31110 |
数字化学习理论与研究 |
32 |
2 |
1 |
选 修 课 程 |
67001201001133 |
虚拟现实与交互技术 |
32 |
2 |
2 |
|
72000871J31112 |
教育信息化监测与评估 |
32 |
2 |
1 |
72000871J31113 |
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 |
32 |
2 |
1 |
72000871J31114 |
人机交互:理论与实践 |
32 |
2 |
2 |
72000871J31115 |
深度学习 |
32 |
2 |
2 |
72000871J31116 |
学习科学与技术 |
32 |
2 |
2 |
72000871J31117 |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72000871J31118 |
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 |
32 |
2 |
1 |
72000871J31119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32 |
2 |
2 |
72000871J31120 |
机器视觉 |
32 |
2 |
2 |
72000871J31121 |
多媒体原理与通信 |
32 |
2 |
1 |
72000871J31122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32 |
2 |
1 |
72000871J31123 |
数据科学理论与实践 |
32 |
2 |
1 |
6701201001140 |
图像分析与模式识别 |
32 |
2 |
2 |
6701201001153 |
计算机图形学 |
32 |
2 |
2 |
72000871J31126 |
数字图像处理 |
32 |
2 |
2 |
72000812001116 |
教育云计算 |
32 |
2 |
2 |
72000871J31128 |
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 |
32 |
2 |
1 |
72000871J31129 |
UI用户体验与产品交互设计 |
32 |
2 |
2 |
实践环节 |
00000000001105 |
教学实践 |
32 |
2 |
3、4、5 |
|
00000000001116 |
学术活动 |
0 |
2 |
1、2、3、4、5 |
|
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必读或选读) |
1 |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 |
(美)沙赫 著,邓迎春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
必读 |
2 |
虚拟现实技术 |
陈怀友,张天驰,张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3 |
算法设计、分析与实现:C、C++和Java |
徐子珊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
必读 |
4 |
数字媒体技术 |
贺雪晨 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5 |
XML技术教程 |
李禹生 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6 |
计算机仿真技术 |
吴旭光,杨惠珍,王新民,化学工业出版社 |
必读 |
7 |
计算机网络 |
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
必读 |
8 |
游戏程序设计教程 |
何青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
必读 |
9 |
远程教育学研究导论 |
张秀梅 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10 |
Pattern Classification |
Duda R O,Wiley-Interscience |
必读 |
11 |
模式识别 |
边肇祺,张学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12 |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hird edition) |
Gonzalez, R.E. Woods,Pearson Prentice Hall |
选读 |
13 |
知识发现 |
史忠植,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14 |
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与方法 |
高洪深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15 |
移动网络学习 |
韩立龙 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16 |
人本界面交互式系统设计 |
(美)拉斯基 著,史元春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
必读 |
17 |
教育媒体与学习技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必读 |
18 |
动态几何教程 |
张景中,彭翕成 著,科学出版社 |
必读 |
19 |
对等网络:结构、应用与设计 |
陈贵海、李振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20 |
多媒体通信网络 |
李国辉,人民邮电出版社 |
必读 |
21 |
Computer & Education |
Elsevier |
选读 |
22 |
中国电化教育 |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
选读 |
23 |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
ISSN: 0266-4909 |
选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