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科发展方向、科研平台资源与培养体系,尽快融入学术环境、明确成长路径。工程中心副主任吴和林与教学秘书石子墨分别作专题报告和分享。
吴和林以“赋能教育·智创未来”为主题,系统介绍了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平台定位与建设成效。他指出,中心自2004年起步,历经二十载发展,在人工智能+教育、教育大数据、智慧学习环境等方向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持续引领学科发展。两个中心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中心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学科交叉融合”双轮驱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示范”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教育科研高地与人才培养基地。他勉励新生尽快适应新阶段的学习要求,合理安排时间,虚心向导师学习,主动对接前沿课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随后,石子墨围绕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以2025级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详细解读了研究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节点安排。他从导师选择、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了说明,重点强调了导师双选机制、学术活动、论文开题与送审流程等关键事项。
在互动交流环节,吴和林就研究生关心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回应。他指出,新时代研究生要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既要补短板、强弱项,又要发挥自身优势,打下坚实基础。
同学们表示,通过讲座,深切感受到中心雄厚的科研实力与浓厚的育人氛围,未来将秉持“融达立新,敦行致远”的学部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在智能教育前沿领域深耕细作,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学术篇章。